隨著80后、90后的偶像女神們一個個步入婚姻殿堂,生兒育女為人母。我們對這些昔日女神的關注也從她們的穿著打扮、感情八卦逐漸轉移到她們的帶娃日常。
姚晨生寶寶時“坐雙月子”、“吃兩個月的月子餐”一度成為熱議話題,平時小悅也常常被來店的寶媽們輪番轟炸,“到底什么是雙月子?”“坐雙月子有必要嗎?”“坐好雙月子需要注意什么?”我的答案是:“42天的月子期!”“太有必要了!”“且聽下面詳解!”
到底什么是雙月子?
早在西漢時期,我國就有了關于“坐月子”的記載,那時候把坐月子叫做“月內”,是產后的一種儀式性行為。
古人有這樣的觀點:“彌月為期、百日為度”,俗稱“大滿月”、“小滿月”。小滿月就是一個月,大滿月則長達100天。
發展到現在,“月子”在醫學上指寶媽們身體在產褥期恢復到孕前狀態的時間。傳統上人們將產后一個月稱為“坐月子”,但由于寶媽產后身體機能和子宮、腹壁等部位的恢復,總共需要大概6周左右的時間,所以坐月子的時間,準確的說應該是42天,也就是我們如今說的“雙月子”。
坐雙月子就是寶媽們經過了懷孕的過程,在生產之后的40-50天內有別于一般期間的生活、飲食及修養方式,將身體器官調整復原。
如果這段時間修養得當,則產后恢復較快,且無后患;若稍有不慎,調養失宜,除了恢復較慢還有可能落下月子病。更可怕的是,產褥感染、乳腺炎、子宮脫垂等多種嚴重威脅寶媽健康的疾病,都可能在這段時期發生。
因此做好雙月子是大有裨益而且十分必要的,能夠保證身體更加完全的恢復健康狀態。
月子期間,讓大家頭痛的莫過于各種各樣的禁忌,以至于現在好多寶媽們被國外“不坐月子”的傳言引得蠢蠢欲動。其實,現在我們雖不提倡嚴格遵照老傳統坐月子,但也不主張效仿老外不坐月子的做法。講究科學,“取其精華、去其糟粕”才是理智的做法。把42天床褥期當作一場修行,適當注意以下幾點就可以啦:
1.適當臥床,避免提重物,每天都下地活動更有利于恢復;
2.搞好個人衛生,每天刷牙漱口,定期洗澡洗頭,及時吹干頭發防止感冒;
3.親自喂奶,多和寶寶親密接觸;
4.每天都需要喝水,多吃水果蔬菜,不宜大補或者飲食太過油膩;
5.適當娛樂,偶爾看會兒電腦電視手機或書并無大礙,單次時間不易過長;
6.天氣晴好時可以適當外出活動,比如曬曬太陽、散步等;
7.不碰冷水,不吃寒涼食物,少干家務少抱孩子,注意多休息,不宜勞累;
8.重要是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情,和家人溫和親密地溝通。